省教育厅关于遴选建设第三批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的通知
	省教育厅关于遴选建设第三批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的通知
	  
	各有关高等学校:
	  为进一步深化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改革,提高高职高专院校的办学水平,促进我省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实施“湖北省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与创新工程”的通知》(鄂教高〔2003〕20号)精神,我厅决定遴选建设第三批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试点工作目标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的办学指导思想,在全省高职高专院校中遴选30个左右的专业点,开展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为主题的专业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建设一批条件优良、改革领先、特色鲜明,在省内乃至国内同类专业中具有带头引导作用的示范专业,以全面推动我省高职高专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试点专业改革与建设的目标是:
	  ----探索并形成以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具有先进教育思想和时代特色、符合高等职业教育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
	  ----探索和形成完善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机制,培养一支学历学位和教学水平较高、富有实践经验、结构合理的专业教师队伍。
	  ----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产学研相结合、工学交替取得实质性进展并形成长效机制。积极推行订单式培养、“双证书”制度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
	  ----建设一批设备优良、体系完备、相对稳定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中心)。
	  ----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深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在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制度建设、教学研究等方面成效显著,取得较为突出的研究成果。
	  ----培养一批适应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就业质量高。
	  二、试点专业的申报条件
	  试点专业在全省高职高专院校的优势特色专业中遴选产生,重点在与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联系紧密的专业。具体条件如下:
	  1、在未来若干年内,该专业人才有稳定的社会需求。
	  2、有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
	  3、有目标明确、科学合理、规范可行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4、教学改革有较好的基础,专业负责人积极参加教学研究活动,承担过省(部)级以上的教学研究项目。
	  5、具备较好的校内实验、实训条件,并有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专业图书资料能满足专业教学需要。
	  6、本专业至少有一届毕业生。所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一定的综合素质,毕业生当年就业率不低于80%。
	  7、与行业、企事业单位建立有良好、稳定的合作关系。
	  8、学校能够保证在经费和政策上对试点专业予以支持。
	  三、申报、评审与试点工作
	  1、申报。各有关高校制定专业教学改革试点方案,向我厅书面申请,提交申请材料(申请材料内容见附件)。每校只能申报1个专业。
	  2、评审。我厅在审核学校提出的申报材料后,组织有关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初审,确定现场考察名单。在现场考察的基础上,再组织评审确定试点专业名单。
	  3、实施。学校按我厅审核通过后的实施方案认真开展专业教学改革试点工作。
	  4、检查与验收。试点建设期间,我厅将组织中期检查,督促学校加大投入与建设力度,保证试点工作按既定目标顺利实施。三年试点工作结束后,我厅将对试点专业进行检查验收,验收合格的专业授予“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重点专业”称号,不合格的将取消其试点资格,其学校二年内不再安排新的试点专业项目。
	  四、经费支持
	  经我厅批准开展教学改革试点的专业,由学校主管部门给予不低于50万元的专项建设经费支持。试点学校应高于此额度安排专业建设的配套经费。
	  五、申报时间和材料要求
	申报材料一式五份,A4纸打印,于2006年9月30日前报送我厅高教处。联系电话:027-87328007,87328172,电子邮件:zoudezhi@e21.edu.cn。
	    
	附件:专业教学改革试点申报材料的基本内容
	                                                                                                  
	                                           二○○六年八月二十九日
	附:
	专业教学改革试点申报材料的基本内容
	 
	一、专业教学改革的背景和依据
	1、专业教学改革的社会背景、行业背景;
	2、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预测。
	二、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和指导思想
	三、专业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1、如何体现高职高专教育特色;
	2、如何落实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建立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3、如何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教学体系;
	4、如何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
	5、如何推进与产学研结合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四、专业教学改革方案
	1、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生的业务规格;
	2、培养计划及可行性认证;
	3、教材选用与建设规划;
	4、师资队伍建设目标与措施;
	5、实验室建设目标与措施;
	6、实践教学(实训)基地建设目标与措施。
	五、专业教学改革的保障措施
	1、组织机构
	2、配套政策
	3、资金投入计划
	六、教学改革试点专业的基本情况
	1、学生现状;
	(1)本专业在校生数;
	(2)本专业年度招生数;
	(3)本专业累计毕业生数;
	2、师资队伍现状
	(1)本专业现有教师数(不含校外聘用和兼职教师);
	(2)本专业专职教师中高级、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人数;
	(3)本专业专职从事实践环节教学的教师人数;
	(4)本专业专业教师中“双师型”教师的比例;
	(5)本专业来自生产第一线的兼职教师人数。
	3、实践教学基地现状
	(1)现有校内实训基地的名称、条件和主要教学功能;
	(2)校内校企共建或企业、行业投资建立的实训基地的名称、条件和主要教学功能
	(3)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名称、条件和主要教学功能;
	4、本专业教学改革的基本情况
	5、本专业教师的科研现状
	七、其它材料
	1、本专业专任教师、兼职教师基本情况一览表(姓名、性别、年龄、职称(技术职务)、学历学位、毕业院校及专业、授课名称等)
	2、本专业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情况
	3、学校主管部门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