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高职教育当前重大使命是培养千万技术革新能手

2013-9-17 10:42:39  编辑整理:佚名  浏览人数:

点击浏览下一页

  2013年全国大学生“西门子杯”工业自动化挑战赛总决赛日前在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举行。为吸纳更多优秀的高职高专学生参赛,今年在设计开发型竞赛组新增了高职组组别。图为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的学生们在调试自动化设备。 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在产业转型升级和我国国民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高职院校也必须实行自身的转型升级和全球化。其中,人才规格确定为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是转型升级的核心指标,也是中高职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衔接的核心指标。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屹立在国际舞台上。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也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首先表现在制造业的核心技术80%在国外,我国工业化的基础还很薄弱,GDP的数量和质量都还存在很大的问题;在世界产业链分工中我国仍处在中低端的位置,还不能摆脱“世界代工场”的地位;其次表现在当前实体经济结构不顺、企业不优、效益不良、发展不畅的矛盾异常突出。而实体经济的最大困难不仅表现在缺技术、缺人才、缺订单、缺资金、缺规范上,尤其表现在缺乏成规模、成气候、成效益的大批技术创新增长源和管理创新增长源。

  作为全球最大规模的我国高职教育,如何直面这样的挑战,做出自己最大的历史贡献?这是值得高职战线的同行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技术革新的潮涨潮落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面对新中国成立之初千疮百孔的国民经济和外部的封锁打压,毛泽东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建国方略。

  在这样的背景下,1954年上半年,全国总工会通过了《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技术革新运动的决定》,一场群众性的技术革新运动在全国各行各业迅速展开,创造出许多技术革新成果。

  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里,全国涌现出许许多多技术革新能手。鞍钢工人王崇伦研制出“万能工具胎”,一年完成四年工作任务;沈阳工人尉凤英完成较大技术革新项目58项,她所领导的厂“红专大队”实现技术革新707项;被誉为现代鲁班的重庆钢铁公司木工黄荣昌,发明了新中国第一台机械化锯木机,先后完成372项技术创造和革新。那时候,大到“两弹一星”、万吨水压机、内燃机火车、万吨油轮、油井开发、炼钢炼铁、机床改造等,小到工夹具、作业法、生产工艺、配方等,凡是有劳动生产的地方,就有一线职工群众大搞技术革新。国家领导人李瑞环是在我国十大建筑施工技术的革新中脱颖而出的;全国总工会主席倪志福也是因为创造了“倪志福钻头”而闻名中国。而这支技术革新队伍大部分是由中专技校和各类厂校来培养的。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尽管我们在引进技术和对外开放方面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但是也存在重大的失误,这就是将引进作为终点,落后了就引进,再落后,就再引进。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那种大规模的全民性的技术革新热潮不复存在了,挑灯夜战、技术攻关之风也越来越少了。

  技术立国的他山之石

  与之相反的是日本经济的起飞。它之所以能以总额不到60亿美元的代价,引进吸收了全球半个世纪开发的先进技术,而使它在上世纪60年代与西方国家的差距缩短到10至15年,70年代技术水平接近欧美发达国家,80年代在国际市场处于领先地位,原因就在于他们制定了“技术立国”的方略,掀起了全民性的技术革新的热潮。日本的员工在那个年代里几乎都组成了“TQC(全面质量管理)”小组,不仅创造了如汽车、电子技术、机器人、家电产业的奇迹,而且还创造了丰田生产方式、看板管理、TQC体制等崭新的企业管理模式。正是借助于大批技术革新能手的不懈努力和不断创新,日本才得以在较短的时间里完成追赶欧美的历史任务,进而确立起在工业技术领域与美国、德国并驾齐驱的历史地位。

  我国第一台解放牌汽车是1953年下线的,而韩国的现代汽车到1967年才刚刚设厂。但是,韩国人经过模仿学习阶段(20世纪70年代)、消化吸收与设计开发阶段(20世纪80年代)和自主创新阶段(20世纪90年代)的历练,现代汽车现在已成为世界第四大汽车制造商。其间,尽管缺乏技术能力,但是现代集团却坚持不引进成套技术,而是通过学习5个国家的汽车技术,来进行技术创新和改良,从而自主设计开发出韩国品牌的汽车。在这个过程中,一支擅长技术革新和技术改良的技术队伍,是韩国现代的成功秘诀。

  为了增强韩国的技术创新能力,培养更多的技术创新生力军,韩国政府将职业能力认证制度和国家技术资格制度并轨,从而消除了学历证书与技术资格之间的障碍。他们将技术等级简化分为:“技能师”(高中毕业水平)、“产业技师”(专门大学水平,相当于我国的高职)、技师(大学本科毕业水平)、技术师(研究生院毕业水平)。实践证明,建立这样的制度对于形成国家源源不断的技术增长源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转型升级的高职使命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高职教育蓬勃发展,创造了世界职业教育发展史上的奇迹。在产业转型升级和我国国民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高职院校也必须实行自身的转型升级和全球化。其中,人才规格确定为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是转型升级的核心指标,也是中高职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衔接的核心指标。中高职衔接不只是学制上的衔接,更重要的是培养规格上的区分和衔接:中职培养的是操作技能型人才;高职培养的是技术技能型人才。用通俗的话来讲,高职不仅要培养作为8级熟练车工的倪志福,而且要培养能发明倪志福钻头的倪志福。在当前形势下,高职院校的重要历史使命是必须培养出千千万万个像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那样的大批技术革新能手。这对于加速我国工业化进程,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紧迫的意义。

  为了培养大批既有很强的专业技能、又有一定的技术革新和应用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需要正确处理好“三大关系”,即理论适用为度和适当强化技术基础的关系,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和以技术活动全过程为导向的关系,以及面向现实的实务教育和面向未来的创新教育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落实好“七个原则”:

  1.按照“双需求”原则(岗位需求和技术活动全过程需求)来设计课程体系。过去是以岗位需求或职业需求为源头,作为教学设计的逻辑起点;今天不仅要从岗位或职业的需求出发,而且还要从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技术消化、吸收、改良、反求、创新能力的需求出发,来作为教学设计的逻辑起点。

  2.按照“双训练”要求(技术训练和技能训练)以构建和更新实践教学体系。既要重视以考证为目标的技能训练,也要重视以增强学生技术应用能力为目标的技术训练。

  3.按照“双并举”方针(实务教育和创新教育)来充实教学内容。在实务教育中引入创新教育模式,不仅能够深化实务教育内涵,而且能够培养学生技术革新和技术改良的素质和能力。

  4.按照“双考核”标准(技能考核和技术应用考核)来完善评价体系。评价教学质量的标准从过去单纯重视取证率,提升为不仅要评价学生取证情况,而且要评价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情况。

  5.按照“双基地”思路(既是技能训练基地,又是技研训练基地)来建设实践基地。因此不仅要根据工位、流程、工艺等的需求来选配设备、布置场地,而且要从如何有利于提升学生举一反三的技术应用能力出发来建设基地。例如对于工科专业来说,适当配备诸如快速成型机、三坐标测量仪等仪器是必要的。

  6.按照“双大赛”规格(创新创意大赛和技能大赛)来重构学生能力架构。今后高职学生的专业大赛应当与中职有明显区别,前者重点考查学生的创新创意能力;后者重点考查学生的操作技能水平。

  7.按照“双功能”目标(既是技术技能型的人才源,又是应用技术源和创新源)来确定高职院校的社会功能定位,提高高职教育面向现代化主战场的直接贡献率。

  (俞仲文 作者系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原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创校校长、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校长)

上一篇:高职教育亟待发展壮大 多方互动走出困局
下一篇:中高职课程衔接:英国经验对我国的借鉴
版权所有:2008-2018 | 鄂ICP备09029152号-2 | 招贤纳士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