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摄影/张驰)6月4日上午8点,途经野芷湖到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沿路可以看到穿着印有美斯坦福logo的红衣、戴着“小红帽”的志愿者,一路指引入校的车辆和人群到体育场旁的活动中心——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信息传媒学院“IT软件人才双选会”现场。经过近一个月的策划及筹备,这场惠及5所高职院校、75余家企业、500多名学生的大型人才双选会在生科院成功拉开帷幕。
2013年,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推进校企合作,信息传媒学院与武汉美斯坦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成立校企共建专业。经过两年的磨合与发展,共建专业与学院水乳相溶,更将迎来第一次学生就业实习。学院领导高度重视,信息传媒学院和就业指导中心共同联合,特举行此次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IT软件人才双选会”,希望通过学院、企业两方共同搭建人才合作平台,为企业输送优秀人才,促进企业、社会发展。
生科院信息传媒学院领导在会场前合影
招聘会现场合影
企业:“比本科学生实操能力更强”
此次“IT软件人才双选会”共邀约了来自武汉、北京、上海、深圳、杭州、苏州、南昌等地的共71家知名IT企业参展,其中包括思迪信息、银科环企软件、博瑞邦科技等多个与美斯坦福建立长期合作的优秀企业。他们共提供了近800个专业对口岗位,80%以上为软件开发岗位,涵盖.net工程师、java工程师、Android工程师、PHP工程师、软件测试工程师等,满足了学生们对于求职岗位的多方面要求。
招聘会现场人头攒动、十分热闹。不少企业都受到了学生热切的关注,甚至排起了长队等待面试。“我们对这次招聘会非常满意。”在上午的面试结束后,北京宏远贵德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总监黄经理和销售总监曹经理笑着对记者说,“这是我们第一次到生科院招聘,对学校和这里的学生印象都非常好。来面试的学生普遍技术能力较高,对我们提出的专业问题都能很好地回答出来,甚至比我们之前面试过的本科学生动手能力都要强得多。经过初试收到40份简历,录取率预估有一半。”不少企业负责人也主动向记者表示,对这次招聘会的组织和学生质量都非常满意,平均每家企业收到了近40份简历。
经过一上午火热的初试,最终有497人进入到复试阶段。下午2点到5点,几家优秀企业在生科院1号楼、3号楼教室里进行了宣讲会以及复试。截止到6月8日,已有超过120名学生被企业陆续被企业录用,其中湖北生物科技职院被录取学生高达51人。
招聘会现场
招聘会现场
招聘会现场
北京宏远贵德企业代表
企业笔试
学生:“手机装上自己设计的APP很有成就感”
上午9点,生科院体育场上已经站满了来自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咸宁职业技术学院、湖北青年职业技术学院5所美斯坦福合作院校的514名学生。他们统一穿着职业装,有秩序的等待着招聘会的开始,有的学生甚至还在一遍遍的翻看自己的简历,紧张地等待接受挑战。
经过有序的入场后,学生们根据场馆入口处准备的企业信息展板以及提前物色好的心仪企业,在各个展台前等待面试机会。每个学生都十分重视这次学院为他们安排的面试机会,提前半个月精心准备了简历,并由指导老师审核修改。生科院、湖职等校区还在4、5月安排了模拟面试,提高了学生此次正式面试的信心和准备。
参加此次面试的学生中不乏许多十分优秀、深受企业青睐的学生。来自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2班的樊明,在现场被武汉斑马快跑科技有限公司和深圳市思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两家优秀企业直接录用,实习工资也超出预期。在招聘会现场,樊明拿出手机,向记者展示他学习期间完成的APP——love天气。“老师当时布置制作一款天气软件,从设计、写代码到测试、完成,我一共只花了一周时间,现在手机装上自己设计的APP很有成就感。”记者用手指滑开这款天气软件,画面简洁、使用方便,还增加了一些目前大多天气软件没有的功能,很难想象是一位在校学生自己设计完成。“在校的学习和实训项目为我们奠定了基础,但是要想取得企业的青睐,自己还必须努力提高专业能力和项目实践能力。”
学生整齐有序入场
招聘会现场
招聘会现场
生科院优秀毕业生樊明(左)、黄飞洋(右)
学校:“校企接轨,培养社会所需人才”
当天中午12点,本来预期结束的招聘会,因为学生和企业的火热面试并没有落幕。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副院长杨艳芳、鲁性贵以及副书记龚伏廷在美斯坦福共建专业主任刘海升的带领下来到了招聘会现场。美斯坦福副总经理张永龙、就业督导部部长赵晓华对领导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迎接,双方一起共讨就业热点,并与现场的企业进行了亲切的会谈。深圳市思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投资部门总经理杨春锬向分管教学的鲁院长介绍了当天企业的面试情况,并对生科院的学生称赞有嘉。分管招生就业工作的杨院长也对企业的青睐表示感谢,并希望企业能在今天录取满意的学生。
在招聘会期间,美斯坦福采访了信息传媒学院院长龙翔,作为此次招聘会主办方之一的代表,以及与美斯坦福签订校企合作协议的代表,他对当前的就业形势以及学院的应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生科院杨艳芳副院长(右二)、鲁性贵副院长(右三)、龚伏廷副书记(右一)与企业代表交流
生科院信息传媒学院院长龙翔(右一)接受美斯坦福采访
美斯坦福:今年毕业生有749万,号称最难就业季。面对如此大的就业压力,我们学校有那些政策和方法来应对?
龙院长:学生就业一直是学校十分重视的工作。结合国务院和就业厅的政策,学校对创业的学生有经济鼓励,另外每年都会举办大型招聘会,邀请上百家企业与学生面对面招聘。而信息传媒学院也会针对学院专业的具体情况进行专场招聘。这样可以解决大部分学生的就业问题,对一些就业困难学生,再定点跟踪辅导。另外,辅导员会对所有学生进行长达一年的跟踪服务,学生遇到的困难,会有专业老师做就业指导。即便最后还没有就业的学生,我们会进行一对一推荐。因此,无论是最难还是更难就业季,我们学院的就业率一直比较高。
美斯坦福:就了解,一方面是学生找工作难,另一方面是企业招人难,请问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如何来化解这种矛盾?
龙院长:我认为,企业招工困难和学生就业困难的矛盾点,在教学。企业虽然用工需求大,但用人要求严格,而学校没有培养出企业所需求的人才。要解决这一矛盾,学校要主动对口企业。生科院从2013年引进美斯坦福,每年招生规模两三百人,通过校企合作,增加了学生培养的对口性和专业性,这是提高学生就业非常好的渠道。
美斯坦福:对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不管是国家还是学校都出台了很多政策,但仍有一部分同学消极对待实习、就业的问题,对于这种现象您是怎么看的呢?学校是如何引导?
龙院长:这种现场很普遍。当前90后、00后大学生环境优越,没有生存压力,更没有就业的压力和需求。而且学生心理承受能力逐年减少,面对压力和挑战习惯性退缩,不愿意主动就业。这种现象要从心理上做辅导,从大一入校后做职业规划和选择。美斯坦福这一点做的非常好,从入校到现在三年期间,每年都有专业引导。当学生树立了信心,并且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自然不惧怕将来面临的就业压力。
美斯坦福:您对学生实习、就业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龙院长:先就业,再择业。不要过于挑剔。就业第一步固然很重要,但不一定要起点很高的企业。真正需要考虑的是这个企业能否给自己提高、锻炼的机会。另外,学生就业之后,不要放弃自己专业的知识。即便就业岗位和专业并非百分百相关,也不应该放弃自己专业,要从专业中找到突破口。一个人将来所有的成长和提高基于专业学习。